10月24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筹)】举行神经肿瘤多学科专家团队(MDT)首席专家盛晓芳教授聘任仪式暨“蓝十字大讲堂”(2025年第七期)活动。朱敏书记、项耀钧院长、潘耀良副院长、周克祥副院长、吴春芳副总经理、吴启航副总经理等院领导,以及全院各临床科室主任及医护骨干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活动。
聘任仪式由潘耀良副院长主持。盛晓芳教授曾任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常委、上海市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医师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脊髓肿瘤学组)组长。

▲ 潘耀良副院长主持聘任仪式
盛教授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作为华山医院神经肿瘤多学科治疗(MDT)发起人之一,擅长疑难脑肿瘤鉴别诊断与综合治疗,如胶质瘤、脑干肿瘤、脊髓肿瘤、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擅长体部肿瘤治疗,如肺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消化道肿瘤、前列腺癌等。

▲ 朱敏书记、项耀钧院长为盛晓芳教授送上聘书和鲜花
在热烈的掌声中,朱敏书记和项耀钧院长为盛晓芳教授送上聘书和鲜花。盛教授在讲话时表示,此前她已参与到医院神经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多学科讨论,对医院在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方面的能力水平表示肯定。神经肿瘤诊疗需要打破学科壁垒,盛晓芳教授非常期待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通过搭建高规格的MDT平台,为神经肿瘤患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更多元化的服务。

▲ 盛晓芳教授讲话
项耀钧院长讲话时表示,近年来,放疗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带瘤长期生存”已成为可能,甚至可以看到治愈的希望。此次盛晓芳教授的领衔加盟,将进一步强化医院在放疗领域的专业优势,有力助推神经肿瘤规范化、精准化治疗迈上新台阶。

▲ 项耀钧院长讲话
简短而隆重的聘任仪式后,“蓝十字大讲堂”(2025年第七期)如期开讲。本期大讲堂聚焦神经肿瘤规范诊疗,由盛晓芳教授与医院放疗科夏陆涛医生、李怀振医生联袂主讲。大讲堂活动由医务科朱细海科长主持。
盛晓芳教授首先上台主讲。她以《神经肿瘤多学科诊疗(MDT)的必要性与实践价值》为主题,系统介绍了神经肿瘤诊疗的核心挑战与复杂性剖析、神经肿瘤 MDT 的定义与核心理念解读、推行 MDT 的三大核心必要性(决策优化、诊疗规范、学科发展)、MDT 核心团队构成与各角色职责、神经肿瘤 MDT 标准化实施流程等。

▲ 盛晓芳教授正在讲课
盛晓芳教授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典型病例有机结合,介绍了华山医院胶质瘤亚专科治疗组MDT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果。她指出,MDT不是“可选项”,而是现代精准医疗时代的标准配置和必然要求。它整合了医疗资源,实现患者疗效提升、医生能力成长、医院品牌塑造,最终使患者、医生、医院三方共赢。因此,建立并常态化运行MDT,是衡量一个医疗机构神经肿瘤诊疗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医院神经肿瘤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
随后,医院放疗科夏陆涛医生、李怀振医生分别带来了一例少见的“(颅骨)骨脉管瘤、血管—淋巴管畸形”加速器治疗,以及一例颅内多发转移瘤头部伽玛刀和加速器联合治疗的MDT病例分享。

▲ 放疗科夏陆涛医生、李怀振医生作MDT病例分享
两个病例充分展示了MDT在复杂神经肿瘤诊疗中的优势。通过多学科专家的集思广益,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各学科优势,最终蓝十字放疗团队为患者制定了更科学、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预后。

▲ 互动交流
两个小时的讲课,内容紧扣主题,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临床实践。与会专家和广大医务人员热情投入、认真聆听,踊跃就关心的问题与讲师展开交流探讨,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自2018年设立以来,“蓝十字大讲堂”已成为全院医务工作者学术研讨和交流的平台,起到了“知识互通、经验共享、学术提升”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医院“323学科建设计划(3.0版)”发展规划的重要抓手。
后续,大讲堂将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探索多元化的学术交流研讨模式,持续提升各临床科室的诊疗服务能力,不断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为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上一篇:养“管”之路 静心脉力 ︱ 蓝十字科普护理第五讲如期开展 下一篇:没有了
10月24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举行神经肿瘤多学科专家团队(...【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