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由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与全球顶尖教育平台LINNC共同举办的“2025海上-LINNC神经介入医师论坛暨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作为国际LINNC系列课程的重要延伸,是国内神经介入领域的一场高水平学术盛会。大会以“融合·创新·引领——重塑神经介入新格局”为主题,采用“实战教学+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模式,汇聚国内外神经介入领域权威专家,共促神经放射与神经外科的交叉融合与学科发展。会议聚焦脑血管病精准治疗、AI技术应用、临床创新转化等前沿议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级专家学者、临床医师及相关企业代表共襄盛会。
	
▲ 2025海上-LINNC神经介入医师论坛暨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年会隆重举行
开幕式由大会副主席、法国皮提耶-萨尔佩特里耶尔医院神经放射学主任李秋平教授主持。LINNC创始人、法国巴黎福熙医院Jacques Moret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会长、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中国神经介入学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凌峰教授等专家先后致辞。围绕“创新驱动未来神经介入”这一议题,专家们深入探讨了AI智能技术在神经影像、手术导航与精准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呼吁全球临床医学与工程学界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脑血管病诊疗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10月24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脑血管病科主任席刚明教授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并作题为《OCT指导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狭窄的评估与治疗》的专题报告。席教授结合典型病例,系统阐述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这一前沿血管内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精准介入治疗中的独特价值与应用前景,引起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与深入讨论。
OCT技术:实现从“轮廓成像”到“微观洞察”的跨越
席刚明教授指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高分辨率血管内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对血管壁的“光学活检”,堪称深入血管内部的“光学显微镜”。与仅显示血管轮廓的传统造影不同,OCT可清晰呈现斑块成分(如脂质核心、钙化、纤维帽厚度),识别易损特征(如斑块破裂、血栓),并精准评估管腔狭窄程度与病变长度,为介入治疗提供“靶向导航”。
席教授强调,OCT技术的应用推动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治疗从“经验性操作”迈向“精准诊疗”。例如,通过术前识别高危斑块、术中选择更匹配的支架规格、术后即时评估支架贴壁情况,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栓塞风险与远期再狭窄发生率。
	
▲ 席刚明教授作学术报告
临床实战:OCT如何指导精准手术决策
席教授重点分享了两例由OCT技术指导手术决策的典型病例。
病例一为一位83岁男性,因突发言语不清就诊,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开口处重度狭窄。术中在脑保护伞下引入OCT导管扫描,图像清晰显示斑块存在“两大破溃”及多个小破溃,成分以易损脂质斑块为主,混杂小钙化。OCT结果证实其为高风险易损斑块,破裂风险高,亟需干预。同时,OCT精准测量显示最窄处直径仅1.5mm,为后续选用9×40mm支架及相应球囊提供了关键依据。支架植入后再次OCT检查,确认支架贴壁良好,成功覆盖破裂斑块。
	
▲ OCT术前分析
病例二为一位因间断头晕就诊的老年男性,术前CTA提示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伴椎动脉“盗血”现象。术中OCT检查进一步揭示病变复杂性:狭窄段遍布钙化、纤维化及脂质斑块,并存在多处脂质斑块破裂形成的溃疡。这些精细信息指导手术团队在预扩张前于左椎动脉精准释放保护伞,有效预防了斑块脱落所致脑栓塞。最终,一枚8×39mm球扩支架成功植入,术后造影显示椎动脉恢复正向血流,患者症状解除。
	
▲ OCT术前分析
经验总结:OCT引领神经介入进入“精准时代”
基于临床实践,席刚明教授总结了OCT技术的三大核心价值:
斑块性质可视化,识别易损特征:OCT可清晰分辨稳定斑块与高危易损斑块,辅助医生判断干预紧迫性,实现从“治狭窄”到“治斑块”的战略转变。
提供精准测量,优化支架选型:高分辨率成像为血管直径、狭窄长度提供精确数据,支撑尺寸最匹配支架的选择,减少传统参照物测量可能带来的误差。
评估介入效果,提高手术安全:术后即刻OCT检查可清晰显示支架膨胀与贴壁情况,及时发现残余狭窄、夹层或组织脱垂,指导后续球囊后扩张等优化操作,有效降低近期与远期并发症风险。
席教授还分享了宝贵的操作经验,如OCT采像时需根据血管直径调整造影剂注射参数,以及保持导引导管与病变血管同轴的重要性,为同行提供了具体的技术参考。
	
▲ 席刚明教授与现场同道交流互动
厚积薄发:资深专家领航科室技术创新
席刚明教授的精彩报告,源于其深厚的神经介入功底与科室团队的丰富临床积累。作为国内较早开展神经介入治疗的资深专家,席教授拥有三十余年临床经验,始终致力于将国际前沿技术转化为解决复杂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方案。
在其带领下,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脑血管病科常规开展各类脑血管病的预防与综合治疗,以神经介入为核心,紧跟技术前沿,目前已成熟开展OCT指导诊疗、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WEB颅内扰流装置置入术、“零交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脑心同治、BASIS技术开通颅内及颈动脉闭塞等先进术式,致力于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脑血管病诊疗高地。
	
▲ 席刚明教授(左一)在开展介入手术
技术强院:学术交流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席刚明教授此次在高级别学术平台上的精彩分享,是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践行“专家建院、技术立院、创新兴院”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积极参与高水准学术对话,医院不仅展示了在神经介入精准诊疗领域的技术特色与创新成果,也通过与顶尖专家的交流互动,汲取前沿智慧,持续推动临床技术与科研水平提升。
未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脑血管病科将在席刚明教授的带领下,继续深耕介入治疗领域,不断拓展OCT等精准医疗技术的应用边界,积极参与多中心临床研究,致力于为更多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前沿的诊疗服务,为健康上海、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蓝十字”的力量。
上一篇:学术交流 ︱ 上海市护理学会非公专委会2025年第一季度第一次学术活动在我院召开 下一篇:没有了
近日,神经电生理领域资深专家、副主任医师张渺正式加入上海蓝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