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6A神经外一科副主任石立科表示,抗“帕”治“帕”,除了治疗方法与策略,疾病的全程管理至关重要。...[详细]
冬去春来,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神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医院神经外科卢云鹤博士提醒,当下时节是三叉神经痛的高发季,因为气温多变,风比较大,易诱发这种剧烈的神经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详细]
脑膜瘤是一类起源于颅内硬脑膜或蛛网膜组织的肿瘤,常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该肿瘤多为良性,生长缓慢,可发生在颅内各处,多数为单发,也可多发。症状多不典型,主要与肿瘤大小和生长部位有关。...[详细]
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大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特需专家杨忠旭博士表示,正确认识癫痫、规范化诊疗是癫痫治疗的关键。...[详细]
冬季,气温的骤变增加了诸如脑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在心脑血管病中,颅内动脉瘤更应受到关注。...[详细]
跌倒,是老年人意外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除了造成骨折,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老年人跌倒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详细]
由于椎管内肿瘤初始症状与颈椎病类似,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等,容易与颈椎退化性疾病混淆,导致延误治疗。...[详细]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学术副院长兼6A神经外一科主任于耀宇提醒,高级别脑胶质瘤病程进展较快,当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呕吐、嗜睡、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详细]
临床统计显示,60%以上的缺血性卒中由颈动脉狭窄造成,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及早发现和治疗颈动脉狭窄,可防止脑卒中的发生。近日,席刚明教授受邀讲解了颈动脉狭窄的病因、症状、治疗等,并结合病例介绍了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再通治疗策略。...[详细]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4A脑血管病一科主任席刚明教授强调,服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要随意掰开药片,破坏药物结构和完整性。...[详细]
面肌痉挛和面瘫都是面神经出现了问题,都会引起患者颜面部的症状,但是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详细]
流鼻涕是常见的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大家发现自己流鼻涕,总以为是着凉感冒或鼻炎犯了。然而你可能想不到,鼻子里流出来的,不一定是鼻涕,还有可能是“脑子里的水”——脑脊液。...[详细]
4月23日上午,闵行区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莅临上海蓝十字脑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