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高温天“孵”空调突然口歪手麻 警惕中风找上门

日期:2025-08-05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进入脑科疾病答疑区

医院公告 我院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 如以下文章有不明之处 可以点击客服服务,一对一为您解答!

  随着气温节节攀升,“孵”空调、吃冷饮成为大家解暑纳凉的理想选择。然而,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享受清凉的同时,也需警惕潜藏的健康隐患。

  澎湃新闻2023年8月13日报道,浙江一位40多岁的郑先生从事销售工作。7月天气炎热,郑先生在外奔忙工作回到家,马上从冰箱取出冰镇过的绿豆汤,咕噜咕噜喝下一碗。可没过多久,不知怎地闹起了肚子。一天疲惫加上腹泻导致身子虚弱,他便开了空调睡下。

  次日醒来,郑先生手脚没力气,走路也不稳。渐渐地,手腿抬不起来,连讲话也口齿含糊不清,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经头颅CT检查,医生判断其患上了脑梗死,俗称“中风”。

  温差过大易诱发脑血管意外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筹)】5A脑血管病三科主任夏瑾玮博士表示,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经济负担的“五高”特点。根据《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脑血管病目前已跃升为国民死亡原因之首,其中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

  夏博士指出, 烈日炎炎,高温环境下人体水分流失较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阻塞心脑血管。一项刊登在《环境与健康》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最高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增加17.3%。当气温高于32℃时,脑卒中(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

▲ 凉爽的空调房成为“避暑港湾”

  为了避暑,大家往往喜欢“孵”空调,虽然感官上很惬意,但空调房与室外巨大的温差,对脑血管健康来说却暗藏危机。此时,血管状态好似“过山车”,高温时血管舒张散热,进入低温环境后又急速收缩。反复“热胀冷缩”让血管壁压力剧增,变得脆弱。尤其对本就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者,危害更甚,易引发:

  ● 脑血管痉挛:供血骤减,导致头晕、头痛。

  ● 血管破裂:血压波动引发脑出血。

  ● 血栓形成:空调制冷降低湿度,加速人体水分流失,导致血液粘稠,流速变慢,进而堵塞血管,诱发脑梗死。

▲ 冰镇饮品在盛夏备受欢迎

  除了“孵”空调,夏季冰镇饮品也备受欢迎,但大量饮用时,交感神经瞬间激活引发全身血管痉挛,胃肠道的局部御寒反应可触发全身连锁效应——四肢血液加速回流增加心脏负荷,脑血流动力学紊乱风险陡增,进而可能引发脑血管意外。

  清凉有度 安然度夏

  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脑卒中可防可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不可干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心脏病、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生活方式等。除了尽可能远离可干预危险因素外,在高温天,夏瑾玮博士还给出了如下预防建议:

  1、外出运动避免高温时段。选择早晨或者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劳逸结合,并做好防晒措施。炎热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尤其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多拥挤的地方。

  2、注意补水,保证每日充足的水摄入量。应适量多喝温水,采用“多次少饮”的方式,不宜图一时之快而大量饮用冰水及冰镇饮料。

  3、空调温度设置不要太低。不应低于26℃,勤开窗通风换气。同时,要避免空调风口对着头、背、肩、颈等部位直吹。

  4、三餐适量,清淡为主。多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适当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腹泻,导致脱水及体内电解质紊乱。

  5、心态平和,坦然面对。炎热的天气使人烦躁易怒,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骤升,诱发脑卒中。要有意识控制不良情绪并及时排解,心平气和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6、既往有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的患者,要坚持遵医嘱长期规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减药。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指标因天气变化出现大幅度波动。

  牢记“中风120口诀” 赢得救治时间

  脑梗(中风)发生时,脑神经元会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坏死。抓住4.5小时救治“时间窗”,及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较大程度恢复脑血液循环及缺血区血液供应,实现脑组织再灌注,较好地挽救因缺血而濒死的脑组织,减轻脑细胞损伤,改善患者恢复机会,减少甚至有望避免残疾的发生。

  要快速判别脑梗与否,有简单形象的方法,请牢记“中风120口诀”。

  • “1”代表:看“1”张脸,脸上是否会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的表现;

  • “2”代表:查“2”只胳膊,同时平行举起两只胳膊,是否会出现单侧无力;

  • “0”代表:(聆)听语言,是否会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上脑梗,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往具备救治能力的专业医院,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部分素材来源:《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澎湃新闻等。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专业指导:夏瑾玮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5A脑血管病三科主任

上一篇:健康科普 ︱ 三伏已至,谨防“热中风”突然来袭! 下一篇:没有了
医院简介专家教授科室介绍医院荣誉医学百科就医指南上海蓝生脑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