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15日,由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放射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上海交大医学影像研究所、上海东方介入影像研究所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主办的“第十五届上海交大医学影像高峰论坛暨2024年神经介入及神经影像高级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 第十五届上海交大医学影像高峰论坛
本次高峰论坛邀请到全国161位来自医院、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参加,涵盖医学影像、神经内外科、介入科、生物医学工程、放射治疗、分子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肿瘤多学科等众多领域,专家们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共同推动神经影像与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琪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焦力群副院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管生教授、南开大学赵强教授、厦门大学刘刚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琪教授、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平教授、长海医院许奕教授、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仁济医院万杰清教授等嘉宾出席大会。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殷善开教授发表视频致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朱悦琦教授主持开幕式。
▲ 王贵平博士作学术报告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4A脑血管病一科副主任王贵平博士应邀参加此次论坛,并作学术报告。会上,王贵平博士以《DCwire微导丝应用病例》为题作精彩演讲。演讲中,王贵平博士结合诸多介入治疗案例就DCwire微导丝在临床操作上的技巧和体会进行了精彩分享,并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王贵平博士表示,本次高峰论坛期间,多位业界知名专家的前沿分享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如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分享的“创伤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朱悦琦教授分享的“急性卒中取栓再通后局部后适应的脑保护研究”;长海医院李强教授分享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的靶点识别和精准治疗”等。
▲ 王贵平博士分享DCwire微导丝应用体会
其中,厦门大学刘刚教授分享的“介入医学影像材料设计及临床应用”引起王贵平博士的关注和共鸣。他表示,和介入医学影像材料的创新一样,介入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并推动介入技术不断发展。如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零交换”技术。
常规的介入手术治疗脑血管狭窄需要在术中进行多次交换,如导丝交换、球囊交换以及支架微导管交换,手术步骤相对较多,手术风险也相对增加。而“零交换”技术,通过使用新材料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可以免去手术步骤中的导丝交换、球囊交换以及支架微导管交换步骤,在球囊扩张后直接释放支架,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脑血管病科神经介入团队已开展了十余例“零交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涉及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动脉V4段等颅内动脉部位,均为高难度四级神经介入手术。
王贵平博士,现任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4A脑血管病一科副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病学博士毕业。先后在解放军第306医院(现战略支援部队总医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工作,师从蔡艺灵教授开展神经介入诊疗工作。参与上海市科委课题2项、上海市卫健委课题1项,发表论文多篇。
▲ 王贵平博士在进行介入手术
他擅长急性脑梗死脑动脉溶栓术、机械取栓术;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颅内动脉狭窄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及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慢性闭塞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的再通治疗;颅内静脉窦狭窄的测压术、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取栓治疗、微导管溶栓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治疗等。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越来越年轻化,介入治疗技术日新月异,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造福更多的患者!”王贵平博士表示,他十分荣幸代表医院参加此次高规格的学术论坛,对提升脑血管病诊治水平、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介入治疗水平、增进学术交流都有很大帮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也将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神介资讯,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一篇:要闻 ︱ 我院余志良博士应邀参加“中国头痛防控体系共建大会” 并参与中国丛集性头痛注册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面肌痉挛和面瘫都是面神经出现了问题,都会引起患者颜面部的症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