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 守护生命之河,让健康脉动永续

日期:2025-05-19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进入脑科疾病答疑区

医院公告 我院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 如以下文章有不明之处 可以点击客服服务,一对一为您解答!

  2025 年 5 月 17 日是第 21 个世界高血压日 ,今年的主题是 “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其宗旨在于提升公众对高血压防治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民众应当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日常维持有益于健康的规律作息。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筹)】3A神经内一科主任周君博士表示,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综合征,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高血压的有效防控,不仅是保障个人健康的要务,更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维护社会健康的重要举措。

  一、“无形杀手”:高血压的隐匿性与危害性

  血压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高血压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现象,即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据《高血压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5%。高血压不仅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神经内科周君主任表示,高血压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导致患者无法及时发现和控制,甚至发生脑中风至医院就医时才发现已患有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有待提升。

  二、综合干预,降低风险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逐渐上升趋势, 除了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外,高盐摄入、嗜好烟酒、肥胖、熬夜以及心理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也愈发显著。神经内科周君主任强调,在我国,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在于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尤其是脑出血,这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高血压的多因素病因,周君主任表示,应采取综合干预策略以降低风险,从生活方式开展多维度防治,强力构建健康防线:

  l  饮食减负,盐分做减法

  注重食物多样、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健康膳食,控制能量摄入,通过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结合我国饮食特点,认为低盐、低脂、富钾、优质蛋白饮食更有利于国人血压控制。

  所有高血压患者均限制钠盐摄入,肾功能良好者推荐选择低钠富钾替代盐。减少酱油、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的摄入,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土豆等,有助于平衡体内钠钾比例,舒张血管。

  l  运动赋能,血管更年轻

  ① 有氧运动为主,坚持有规律的运动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结合多种形式的抗阻训练并辅以柔韧性训练,保持充足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

  ② 适度量力,循序渐进

  避免突然大幅度增加运动强度、时间、频率或类型,循序渐进,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运动。不要从高强度运动中快速停止,应逐渐降低运动强度,保持放松时间5分钟以上,防范运动后低血压风险。

  l  情绪减压,身心需共治

  长期焦虑、失眠会激活交感神经,导致血压飙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园艺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手段,能有效缓解压力激素分泌。

  l  戒烟限酒,血管更清爽

  提倡高血压患者不吸烟、彻底戒烟,同时要注意避免被动吸烟。

  饮酒者应降低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最好戒酒,避免酗酒。

  三、精准控压,长期管理

  对于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干预、个性化、长管理”。以下三个方面至关重要:

  1.分级诊疗,靶向用药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三方面:

  ①分级:针对血压升高程度分级采取相应的降压治疗

  ②分期:针对合并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如心脏、肾脏、眼睛等)和临床并发症的治疗

  ③分型:针对高血压的病因进行纠正和治疗

  根据不同患者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以及糖尿病等合并症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从而更准确地优化降压目标及具体治疗方案,进行综合管理。

  2.动态监测,智慧管理

  建议患者进行定期监测血压,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家庭自测血压应遵循“晨起空腹、静坐5分钟、三次测量取均值”的标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警惕误区,科学用药

  药物治疗方案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调整,切勿自行决定停药或换药。一些常见的误区,如“血压正常就停药”、“保健品替代药物”等,不仅无法有效控制血压,还可能导致血压剧烈波动,甚至诱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坚持长期、规律、科学的用药,才是控制血压、保护心脑健康的关键。

  最后,周君主任提醒广大居民朋友,建议35岁及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特别关注高血压的筛查。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接受专业医师的详细诊治,并根据医嘱采取相应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方案,以有效管理血压水平。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一篇:“吃”出来的高血压绝非危言耸听 这些日常食养习惯建议收藏 下一篇:没有了
医院简介专家教授科室介绍医院荣誉医学百科就医指南上海蓝生脑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