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医院新闻
  • 2019-08-28专家提醒:出伏后脑血管病“凶险34天”已来临!

    最近,网传:“最凶险的34天来了,从8月21日出伏到9月23日秋分的这34天内,要当心脑血管病爆发!”——这是真的吗?...[详细]

  • 2019-08-27手术治疗为难治性癫痫患者带来新希望

    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据中国抗癫痫协会数据显示,我国癫痫“终生患病率”约7‰,据此估算,中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其中约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还...[详细]

  • 2019-08-27脑子不会进水,但脑子里确有“水”,叫脑脊液

    日常生活中,当你做了件糊涂事,常常会被朋友开玩笑揶揄:“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问题来了,脑子真的会“进水”吗?科学来讲,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的——人类的大脑密闭在坚固的颅腔内,除非脑袋被凿个窟窿。...[详细]

  • 2019-08-26JCI再培训 | 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增加患者满意度

    选择了JCI认证,就是选择了“高品质医疗服务”。JCI认证医院不是终身的,三年后,按照最新的认证标准,要再进行认证复审。作为JCI认证医院,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始终将JCI理念持续贯穿到医院的发展建设中,在日常管理中,在每次为病人服务时,始终严格按照规范...[详细]

  • 2019-08-26脖子变粗一定是甲亢引起的吗?罪魁祸首有可能是它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垂体瘤专家李士其教授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常常表现为多汗、多食、消瘦、乏力、心率快、易激动、突眼及甲状腺肿大。大部分甲亢是由于甲状腺自身的病变导致的,但也有一部分是由垂体腺瘤过度分泌促甲状腺素,从而促进甲状腺...[详细]

  • 2019-08-23突然变得五大三粗,不是发福!是垂体瘤侵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随处可见,因此一般当某人突然变得“五大三粗”,人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他饮食太好发福了,很少会和疾病联系起来。...[详细]

  • 2019-08-23饮料当水喝=饮鸩止渴=慢性自杀

    成语饮鸠止渴,真正的写法是饮鸩止渴,现在大家很容易把“鸩”字读成Jiu平声或者是写成鸠字。饮鸩止渴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原意是指喝了浸泡过鸩鸟羽毛的毒酒来止渴,比喻急功近利,选择错误的方式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去顾及后果。...[详细]

  • 2019-08-21致敬医师节 | 别样的祝福 别样的感动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和人民好医生。...[详细]

  • 2019-08-21酷暑时节“大汗淋漓” 竟然跟“热”无关?!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为特征。此外,还会出现如抑郁、记忆障碍等精神症状,以及便秘、夜尿增多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统称为...[详细]

  • 2019-08-19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荣获“最美‘医’瞬间”上海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图片故事大

    8月14日,“守医者初心,担健康使命——最美‘医’瞬间”上海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图片故事大赛总决赛在正大综艺录影棚圆满落幕。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手术室丁世琪、许洁作品《无影灯下,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获得银奖。...[详细]

  • 2019-08-19神经血管介入大讲坛(第六期) | 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培训

    8月9日,第六期“神经血管介入大讲坛”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十楼多功能会议厅举行。脑血管病科主任张琪博士以“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培训”为主题进行讲解,医院各科室部分主任、医生及护士参加了此次大讲坛活动。...[详细]

  • 2019-08-15神内教研学术交流(第五期)| 神经内科张静波主任解读类卒中样发作的鉴别诊

    8月8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教研室开展了第五期学术交流活动,神经内科张静波主任就“类卒中样发作的鉴别诊断”进行了深入精彩的解读,李世平主任、李振并主任、戴秀珍主任及部分神经内科医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详细]

医院简介专家教授科室介绍医院荣誉医学百科就医指南上海蓝生脑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