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讲堂“贴近临床、聚焦实战”,由超声科主任李玉龙、3B肿瘤科医生黄运星联袂主讲,展现了技术创新与临床智慧的交融。...[详细]
近日,医院院感科科长张珍珍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上发表的论文正式被SCI收录。该刊影响因子为2.7。...[详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花生、话梅乃至硬币、笔套,都可能不慎进入气道中,倘若未能及时处置,严重时可发生窒息甚至死亡。作为一种常见的急重症,做好防范,了解掌握救治知识十分必要。...[详细]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脑内血管结构异常,由畸形的动脉、扩张的静脉和发育异常的毛细血管团组成,是青年人发生颅内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神经外科专家卢云鹤博士提醒,青少年如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肢体无力、意识不清等症状,需警惕脑出血的可能。...[详细]
9月5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2025年蓝十字大讲堂第五期顺利开讲。本期讲堂聚焦休克诊疗及疑难病例讨论,由9F重症医学科张泽明主任与6B神经外二科曹雨枫医生联袂主讲。...[详细]
最高气温每上升1℃,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约增加6%。夏季心梗高发,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提高警惕,采取科学防护。...[详细]
垂体瘤是颅内最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虽多为良性且可切除,但部分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一旦侵袭海绵窦,尤其达到Knosp 4级(意味着进入“禁区中的禁区”),患者和医生将面临巨大挑战:肿瘤残留复发风险高,且颈内动脉损伤可能导致致命后果。...[详细]
脑膜瘤虽多为良性肿瘤,但也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6A神经外一科负责人李志强主任提醒,肿瘤治疗贵在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头痛、肢体无力、视力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早就医。...[详细]
颈部动脉是血液通往大脑的生命线,当这条通道因管径变小而血流受阻时,称为颈动脉狭窄。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席刚明教授指出:“颈动脉狭窄是引发卒中最不容忽视的高危因素。临床统计显示,60%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由其引发,可导致残疾或死亡。”...[详细]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科创工作捷报频传。近日,骨科副主任邢斐医生作为第一作者,参与研究的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BMC Cancer》上发表,并被SCI收录(2025年影响因子:3.4)。...[详细]
8月8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筹)】2025年“蓝十字大讲堂”第四期顺利开讲。...[详细]
头晕头痛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很多人不以为意,常当作小毛病处理。然而,这可能是脑部发出的危险信号!...[详细]
本期讲堂“贴近临床、聚焦实战”,由超声科主任李玉龙、3B肿瘤科...【详细】